• 欢迎来到山东自考网!为考生提供山东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山东教育考试院www.sdzk.cn/为准。

联系我们:  0531-69953363

距2024年10月考试时间39

距2025年4月报名时间92

考生服务:

  • 服务大厅|
  • 自考专业计划|
  • 所在位置:山东自考网 > 自考真题 > 山东省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单(多)选知识点汇总

    山东省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单(多)选知识点汇总

        来源:其它    点击:    
    自考学习平台 +问答

    【单选、多选】

    古代典籍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①《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②《河图玉版》: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

    ③《宋书·符瑞志》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

     

    《周易·贲卦》六四爻辞、《中孚》九二爻辞、《弹歌》、伊耆氏《蜡辞》

    ①《周易·贲卦》六四爻辞: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筮辞)

    ②《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③《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

    ④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咒语)

     

    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我国神话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品

    我国神话大都未能完整保存下来,存留下来的只有一些片段,散见于《楚辞》《山海经》《淮南子》及其他一些古籍中。

    ①创世神话:主要包括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②自然灾害神话:表现了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

    ③战争神话 黄帝战蚩尤

     

    《诗经》的收集来源与编订:

    采诗说。(汉代学者)

    献诗说。(产生于先秦时期)

    删诗说。(汉代“孔子删诗”说,司马迁提出)

     

    今人一般认为,《诗经》的编订,应是经过周王朝乐官们的筛选、整理和加工,逐步编定的。经手者非一人,完成也非一时。

     

    《诗经》的分类

    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各自含义

    一般认为是所用音乐的不同作分类依据:“风”,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正声,是王朝统治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诗经》的流传

    先秦时,《诗经》本称《诗》或《诗三百》、《三百篇》,到汉代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汉代首先传授《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鲁、齐、韩三家于魏晋到北宋期间相继亡佚,只有《毛诗》流传至今。

     

    班固、何休对《诗经》评述

    ①班固:“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相与歌咏,各言其伤。”

    ②何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诗经》的婚恋诗:

    ①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周礼·媒氏》、《郑风·溱洧》、《陈风·月出》、《召南·摽有梅》、《召南·野有死麕》;

    ②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郑风·将仲子》、《鄘风·柏舟》、《鄘风·蝃蝀》

    ③描写夫妻间真挚情爱:《齐风·鸡鸣》、《郑风·风雨》、《唐风·葛生》

    ④弃妇诗:写妻子被丈夫无情抛弃:《邶风·谷风》、《卫风·氓》 

    弃妇诗写妻子被丈夫无情抛弃,折射了比较深刻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卑下、附庸的情状。

     

    《诗经》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①描述无端遭人谗害的人生境遇,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小雅·巷伯》

    ②表达了“士”的人生悲哀:《魏风·园有桃》。

    ③悲叹家国沦亡:《王风·黍离》。

    ④抒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桧风·隰有苌楚》。

     

    《诗经》的政治讽喻诗:

    ①揭露宫廷丑闻:《邶风·新台》、《鄘风·墙有茨》

    ②描写繁重的劳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魏风·陟岵》、《王风·君子于役》、《邶风·击鼓》、《小雅·采薇》

    ③揭露统治集团的腐败黑暗:《大雅·瞻卬》

    ④颂美统治者:《召南·甘棠》、《鄘风·定之方中》

     

    《诗经》的史诗:

    ①《大雅》中周人的五篇史诗:

    《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周人五篇史诗叙述了自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生民》:主要描述了周始祖后稷神异的出生和天生的种植五谷的能力,以及他率民定居邰地的历史。

     

    《诗经》的农事诗:

    最著名:《豳风·七月》

    艺术水平较高:《周南·芣苢》、《魏风·十亩之间》

    《豳风·七月》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

     

    《诗经》六义

    (1)六诗”、“六义”:赋、比、兴与风、雅、颂原本合称为“六诗”或“六义”

    (2)孔颖达:三体三用说:

    唐人孔颖达认为:“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依体用关系,把赋、比、兴从“六诗”或“六义”中剥离出来,认定为《诗经》的艺术表现方式。

     

    朱熹、李仲蒙释赋、比、兴的异同:

    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李仲蒙:“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

     

    《诗经》是以四言句式为主间有杂言。

    重章复沓,是《诗经》的基本章法结构。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以记言为主的古史。

    《逸周书》:本名《周书》,向来被视为《尚书》的余篇或逸篇。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孔子修订。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作者据传为左丘明。

    《左传》特别擅长叙写战争。

    《晋楚城濮之战》出自《左传》。

     

    《国语》是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以记言为主,作者传为左丘明,不可确考。

     

    《战国策》所记以战国时纵横家的事迹、言论为多。经西汉刘向编整理订,成33篇,定为现名。

     

    《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战国策》中的比喻:狡兔三窟 唇亡齿寒 驱群羊攻猛虎 抱薪救火 危于累卵 轻于鸿毛、重于丘山

    《战国策》中的寓言:狐假虎威 画蛇添足 鹬蚌相争 南辕北辙 惊弓之鸟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先秦诸子有九流十家,主要是儒、墨、道、法四家,大致可分三个发展阶段:

    1)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论语》、《老子》和《墨子》。

    2)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

    3)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

    总起来看,这些散文作品的发展趋向:是由简而繁,由疏而密,理性和逻辑不断增强。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山著作,基本保存了老子的思想。

    文学特点:1)形象化的说理2)语句上的韵散结合。

     

    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家在先秦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是墨子弟子所著,包括了墨子以及墨家各派的思想。

    文章特点:1)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2)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孟子,名轲,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儒家思想的代表。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是对孔子思想正统的承袭和发展,后世往往以孟子为“亚圣”,“孔孟”并称。

    《孟子》文章主要特点:1)雄辩色彩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孟子》中:

    典型事例:齐宣王以羊易牛(《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

    比喻: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喻“不能”和“不为”

    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

    寓言:五十步笑百步 揠苗助长 齐人乞墦 楚人学齐语 弈秋诲弈

     

    庄子,战国时道家思想的代表,《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今存33篇,现在通行的《庄子》是郭象注本,包括《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作,《外篇》和《杂篇》是弟子后学所作。

    《庄子》全是又是一个接一个的寓言组成,形成了它鲜明的基本特征:深邃的思想和美妙艺术表现的融合。

     

    《庄子》的成语和寓言

    (1)庄周梦蝶、庖丁解牛、螳臂当车、伯乐治马、西施病心、濠梁观鱼、妻死鼓盆、舐痔结驷、朝三暮四

    (2)“鸱得腐鼠”讥刺惠施怕与他人争夺相位的俗态,而鸱得腐鼠嚇鹓雏的喻象则谐谑有趣;(3)“触蛮之争”批判执政者为争夺土地发动战争,而所争不过是比蜗牛角更小的利益;

    (4)“舐痔结驷”辛辣讽刺以人格为代价换取功名利禄的无耻之徒。

     

    荀子,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和孟子都是先秦儒学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思想不太一致,孟子重仁政倡王道,荀子则隆礼重法。《荀子》今存32篇,多为荀子自著。

     

    “青出于蓝”出自《荀子》中的《劝学》。

    《荀子》中的《成相》形式是通俗歌谣。

     

    韩非,战国末韩国公子,喜刑名法术之学。《韩非子》大抵是韩非自著,也有后学或他人之作。

    韩非散文最具文学色彩的是他的寓言。

    《韩非子》在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共300多则,载于内外《储说》《说林》上下以及《喻老》《十过》等篇。

    韩非寓言的一贯特征是,往往采用历史故事的形式阐明思想,通俗浅白,形象可感。

     

    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贵族,政治上主张联齐抗秦。后受到亲秦派谗害,遭到放逐,最终在汨罗江自尽。

    屈原作品:《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共23篇。

     

    楚辞:

    (1)楚辞是屈原等人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2)“楚辞”这个名称到西汉时始出现。起初专指先秦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后刘向编集屈、宋等人的作品,又把西汉贾谊等人的骚体辞章收纳,命名“《楚辞》”。

    (3)至东汉王逸加入自己的一篇作品,并为全书作注,名为《楚辞章句》。

    (4)宋人黄伯思:“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类于《诗经》而有所改造的非典型楚辞:(1)《天问》,前者基本是四言体而少用虚字

    (2)《橘颂》四言体而单句句尾用“兮”字

    典型楚辞:也叫骚体,以《离骚》、《九歌》为代表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对于“离骚”二字的解释有:

    “离骚者,犹离忧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班固《离骚赞序》)

    “离,别也;骚,愁也。”(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

    司马迁所谓“离忧”,可能兼有“遭遇忧愁”和“离愁别绪”二义;班固和王逸分而言之。

    近人游国恩则认为,“离骚”即楚国古曲《劳商》,而劳商本身就有“牢骚”的意思,所以“离骚”二字可能又有牢骚不平的意思。”

    《离骚》创作于屈原被流放江南(第二次被流放)之时。

    《离骚》是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全诗373句。

     

    《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神歌曲加工润色而成,《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共11篇祭神歌曲,除《礼魂》为组曲通用的送神曲外,每首歌曲都主祭一神。

    《九歌》抒写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的恋爱故事,使祭神歌曲带有浓浓的人间情味。同时,这些本应美好的爱情故事,结果却总不能如愿,寄托着屈原君臣难以遇合的悲怨。

    《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

    《山鬼》:山神

    《少司命》: 神人之间才结相知、顷刻别离的悲愁。“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九歌》艺术风格:清新凄艳,深情幽渺

     

    《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和《悲回风》九篇诗歌。《九章》这个名字是西汉刘向所加。

    《橘颂》最早,当作于屈原仕途得意之时;

    《惜诵》、《抽思》、《思美人》次之,可能写在屈原被怀王疏远之后;

    《涉江》、《哀郢》、《悲回风》、《惜往日》、《怀沙》最晚,作于屈原被放江南时。

    《九章》艺术风格:平实素朴。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是仅次于《离骚》的长诗。此诗的奇特,在于它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

     

    《招魂》一般认为是屈原替楚怀王“招魂”的作品

    艺术特色:

    第一,结构精密。结构精严,依据方位和事物层层铺叙渲染的方式,对汉赋影响甚巨。

    第二,长于铺排描摹。

     

    宋玉是屈原之后的一位楚辞作家,代表作品《九辩》。

    从创意看,《九辩》是自悲生平之作。

    思想:

    《九辩》的思想境界不及《离骚》,尽管它也有自标高节的咏叹,尽管他也批判奸佞群小、揭露政局的黑暗,但是宋玉缺少屈原那种激切的情思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面对不平际遇,他采取退守保身的态度,甚至有阿谀之嫌。

    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的,成书时间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被视为杂家著作,而以道、儒、法、阴阳家的思想成分更多些。

    艺术特色:比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其最大成就,是它创作了近300则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

    寓言:

    《察今》

    循表夜涉:因时制宜思想

    刻舟求剑:因地制宜思想

    引婴儿投江:因人制宜思想

     

    李斯,秦代唯一可提及的散文作家,曾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秦统一后为丞相。

    《谏逐客书》:李斯上书秦始皇,指陈逐客的错误。

    创作特点:(1)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

    (2)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颇具纵横家法。

    (3)重物与轻人形成鲜明对比。

    秦刻石文:“刻石颂秦德”之作,四言为句,三句为韵。

     

    西汉初期散文:主要是与治国有关的政论行文质实畅达,大多又具有纵横家的遗风。

    贾谊和晁错在汉初政论散文家中最具代表性。他们的文章成为“大汉鸿文”的标志。

    大汉鸿文是鲁迅对贾谊、晁错散文的评价。原文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贾谊在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为浓厚,《治安策》、《论积贮书》、《过秦论》。

    晁错:《论贵粟疏》、《上书言兵事》。

     

    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文风沉稳,代表作家是董仲舒和刘向。

    董仲舒

    (1)董仲舒是《春秋》公羊派的大师,景帝博士,在汉世“为群儒首”

    (2)代表作品:《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3)文章特色:推衍《春秋》天人相感、阴阳灾异思想,逻辑严密,引经据典,冷静沉稳,完全没有了西汉初期散文的纵横排宕之气。

    刘向

    (1)西汉著名经学家和目录学家

    (2)继承董仲舒,而在引经据典方面有所发展。

    (3)刘向奏疏文的共同特点:结构严整,逻辑清晰,往往先以正论开篇,继之以反证,然后总结观点,最后落脚在所针对的时事上。

    代表作品:(1)《战国策叙录》,特点是文气盛壮,颇具纵横之风。

    (2)《新序》、《说苑》在刘向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

     

    西汉中后期情真意切的叙事、抒情文

    司马迁《报任安书》:司马迁写完《史记》之后给朋友的回信,信中抒写他无辜而遭腐刑的不幸和内心的痛苦愤懑,说明自己忍受耻辱以实现著史理想的夙愿。

    杨恽《报孙会宗书》

    桓宽《盐铁论》:虽是政论,但不滥说灾异,不频引经典,而往往以史为鉴,直切时事与政策,全文采用对话体,诘难辩驳,简洁犀利,行文质直平实。

     

    疾虚妄,崇实诚:东汉前期散文

    桓谭:《新论》以《陈时政疏》和《抑谶重赏疏》为代表,后者表现了鲜明的反图谶迷信思想。行文朴实无华,开东汉士人抨击虚妄之先河。

    王充:《论衡》85篇,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对东汉神学政治的批判。

    艺术主张:“疾虚妄”,崇实尚用,倡导通俗,主张独创,反对“华而不实”和“实而不华”;

    追求: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

    艺术特色:勇于忤逆俗流昭彰事实,行文明白畅达

     

    切中时弊,情感浓郁:东汉后期散文

    王符

    作品:志意蕴愤,隐居而著《潜夫论》,有《实贡篇》《考绩篇》等篇目

    特点:切中时弊,富于情感

    仲长统

    代表作是《昌言》34篇。

    《昌言》总的倾向是崇尚实用,讦直深刻,充满变革的思想;

    《昌言》的文风较质朴,而富于论辩色彩,往往言辞激烈。

    仲长统有的文章也写得潇洒美丽,如《乐志论》。

     

    东汉其他散文:叙写个人情事,或讥刺世俗浇薄,情感浓厚,以冯衍、朱穆成就较高。

    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以真情实感诉说家事,排偶铺陈,情感愤切。

    朱穆:《崇厚论》、《绝交论》,散文,针对时俗而发,文风朴实无华。

     

    司马迁

    太史令,基于家庭荣誉感所激发出来的强烈的著史愿望,是他著《史记》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动力:因“李陵之祸”遭到腐刑,所激发的“发愤”心态,是他著《史记》的外因。

     

    《史记》的编撰体例

    《史记》(《太史公书》)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规模宏大的通史。司马迁参照前代多种史著,创造了“纪传体通史”这种新的体例。

    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

    本纪,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是全书的纲领;

    表,依年月摘记大事;

    书,载录文化、经济、制度;世家,记载王侯各国状况;

    列传,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

    本纪、世家、列传是核心部分,它们以本纪为中心,世家、列传依次分布在外围;而表、书则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形成对核心的补充。

    人物传记是《史记》的核心内容,《史记》共写了四千多个各阶层的人物。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刻画蔺相如性格的三个事件

    完璧归赵: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渑池之会:维护国家尊严

    廉蔺交欢:智勇双全,大公无私

    鲁迅将《史记》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班固写成《汉书》的大部分,八表和天文志由其妹班昭和学者马续补作。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起自高祖元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其体例基本继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传”。全书100篇,包括12本纪、8表、10志、70传。

    《汉书》文学价值

    最负盛名的人物描写,是《李广苏建传》中对李陵、苏武的精细刻画“李陵传”写李陵兵败而降, 在匈奴为官后的复杂心理;“苏武传”塑造了忠贞不渝的爱国者苏武的光辉形象。

    叙事翔实平妥,笔法谨严。

     

    东汉时期,《汉书》而外,还出现了一些杂史类的历史散文,以《吴越春秋》和《越绝书》最为知名。

    《吴越春秋》作者赵晔

    《越绝书》一般认为是袁康及吴平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都记载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

    《吴越春秋》前后连贯成篇,《越绝书》各篇相对独立;

    《吴越春秋》集中记述吴越争霸故事,《越绝书》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

    从文学角度来看,《吴越春秋》似较《越绝书》更具文学性。

     

    《吴越春秋》的前5卷,记叙吴国历史。主要内容,是记叙伍子胥去楚奔吴和破楚报仇之事。后5卷,记叙越国历史。主要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以灭吴雪耻的故事。

    人物:忠正耿介的伍子胥、深谋远虑的范蠡、忍辱图强的勾践

     

    从文学角度看,汉初创作的主要成就在辞赋。

    赋是一种特殊文体,是诗、文的综合体。

    关于赋的起源,《诗经》、楚辞、先秦散文,都是孕育赋的源泉。

    而“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

     

    汉赋:(1)抒情述志的“骚体赋”(2)状物摹绘的“大赋”或“汉赋”

    西汉初期辞赋:从创作趋向看,呈现为从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由骚体到赋体发展。贾谊和枚乘的作品代表了这一发展过程的前后两端。

     

    贾谊今存辞赋都是骚体,《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是其代表作。

    抒情述志、情感浓郁,是贾谊骚体赋内涵上的重要特色,《吊屈原赋》《鵩鸟赋》都直述胸臆,议论多于形象。

     

    “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枚乘《柳赋》,路乔如《鹤赋》,公孙诡《文鹿赋》,邹阳《酒赋》、《几赋》,公孙乘《月赋》,羊胜《屏风赋》。

    这些作品显示,汉初的辞赋创作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创作倾向上,它们完全脱离了贾谊抒情言志的优良传统,而走向游戏文字和阿谀颂德;在表现手法上,已经显露出铺排描摹的迹象。

     

    枚乘对辞赋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制,标志着枚乘开创大赋的典范作品是《七发》。

     

    西汉大赋代表作家:司马相如、扬雄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哀秦二世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6篇。《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虽有二名,实为一篇,统称《天子游猎赋》。

     

    《天子游猎赋》:劝百讽一

     

    司马相如也有抒情述志的赋作,即《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其中《长门赋》写得最好。借陈皇后废贬长门之事,抒发自己的悲凉感受。

     

    扬雄

    《蜀都》、《甘泉》、《河东》、《校猎》(《羽猎》)、《长杨》(后两篇写天子田猎)五篇大赋,是扬雄辞赋的代表作。此外还有《太玄》《逐贫》等。

    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一是祭祀(《甘泉》、《河东》),二是把笔触从京师移到了外郡(《蜀都赋》),对后汉“京都赋”有一定影响。

    “以美为讽”

     

    西汉中后期的骚体赋

    汉武帝刘彻《李夫人赋》:情思浓烈的怀人之作,真挚而深切,艺术表现水平也很高。尤其是他欲写己之思人,却远画对方孤处荒草坟茔的情境,这一笔法为后世经常使用。

    刘歆《遂初赋》:骚体赋,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

    班婕妤《自悼赋》

     

    西汉中后期的抒情、咏物短赋

    东方朔《答客难》、《非有先生论》:

    《答客难》中,他直接抒写“魁然无徒,廓然独居”的强烈的孤愤无助感;

    《非有先生论》,专就士人之忠谏往往被帝王视为“诽谤”的现状设言,揭露“辅弼之臣瓦解,而邪谄之人并进”的荒唐政局。

    在理性洞明之下蕴藏着深厚沉重的悲怨之情,是东方朔赋作的重要特点。

    司马迁《悲士不遇赋》:与东方朔冰体炭心的表现风格不同,它把士不遇时的孤愤,直接而浓烈地喷发出来。

    孔臧《杨柳赋》、《蓼虫赋》:是西汉中期比较优秀的咏物小赋,是咏物托志之作。

    王褒《洞箫赋》:是王褒以箫自况、抒发情思的作品,是他的代表作,全文只描写乐器和音乐,开创了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东汉的骚体赋创作

    班彪《北征赋》

    冯衍《显志赋》,出世思想

    蔡邕《述行赋》:吊古伤今,古事与今情相互交织

     

    东汉赋体文学的创作轨迹呈现为由大赋向抒情小赋的演变。

    初期赋家继承司马相如、扬雄的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是其代表。

    京都赋

    历史背景:刘秀定都洛阳,引起了“都洛阳”还是“都长安”的争议,这一争议影响到赋的创作,产生了“京都赋”类的作品。

    发展:杜笃《论都赋》是京都赋的开端;班固《两都赋》成就最高、影响巨大;张衡《二京赋》成为汉代京都赋的极致,也可以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

    到中期以后,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张衡《归田赋》、赵壹《穷鸟赋》、《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等,是这类抒情小赋的代表。

     

    班固《两都赋》是成就最大的“京都赋”类作品。

     

    东汉中叶的张衡,是赋史上承前启后的作家

    他的《二京赋》,可以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

    而他的《归田赋》,又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赵壹

    赵壹《穷鸟赋》,以“穷鸟”隐喻身陷困厄的自己,反映着东汉末年士人共同的生存困境;

    《刺世疾邪赋》激烈地抨击时政,直抒愤激情感,毫不掩饰,在汉赋中实为罕见。

     

    祢衡的《鹦鹉赋》同样表现士人困厄无奈的主题,通篇比喻象征。

     

    有作者可考且信实的五言诗,最早是东汉前期应亨的《赠四王冠诗》和班固的《咏史》。

    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标志着文人五言诗逐渐成熟。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基本上是游子思妇之辞,代表着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末年,顺帝末到献帝前,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

     

    《古诗十九首》的情思内涵

    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

    思念家乡亲人;

    从思妇的角度,抒发她们的闺思和愁怨(《迢迢牵牛星》)。

    游子士人对生存状态(通常是人生的失意和无常)的感受及其人生的某些(无奈的或情感化的)观念:

    功业迟滞的焦灼和失意;

    世态炎凉的深刻感受;

    感到人生短暂、飘忽如寄。

    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思内涵。

    更多资料请添加老师微信号:zkw18560032125

    山东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

    山东自考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105058242@qq.com

  • 山东自考网便捷服务
  •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