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山东自考网!为考生提供山东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山东教育考试院www.sdzk.cn/为准。
山东自考00401学前比较教育知识点押题资料
如果想要详细的押题资料,可以添加【微信交流群】
学前比较教育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机密)
第1部分
比较是非常具体的,每天都在发生着的人的行为。
从认识别人而得到的自我认识,是比较教育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教育。
——贝雷迪
学前比较教育能让我们吸取外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教训,加强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深刻认识学前比较教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意义
2、掌握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并能将这些基本方法贯穿运用于日后的学习和
实际研究过程中
考核知识点
1、学前比较教育
2、区域研究与问题研究
3、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意义
一、学前比较教育的意义
1、增长见识,扩大视野,加深对各国学前教育的认识
这是由学前比较教育的任务所决定的,学前比较教育就是对各国的学前教育进行
比较研究。
贝雷迪认为: “从认识别人而得到的自我认识,是比较教育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 教育。”
2、促进学前教育经验的借鉴,推动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埃德蒙·金: “一切比较教育的研究都含有改革的意思(否则,为什么要费心去比较)”
“比较教育之父”朱利安:
“任何一位精明而见闻广博的政治家都会从别国的发展
和繁荣中发现繁荣自己国家的一种途径。 ”
3、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化,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重心就是要为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服务。通过比较研究,能够寻求出适合于本国学前教育发展和学前儿童成长的挺佳途径、手段、形式、策略和方法。
4、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用比较的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对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相似或差异作出研
究和判断,学会用哲学的、逻辑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熟悉并掌握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如何进行比较研究。
二、学前比较教育的概念
(一)比较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比较产生于教育行为发生交流的那一刻。
2、 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就有了教育比较。
3、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教育形成于
19 世纪初叶。
原因:第1次科技革命 工业发展 各国互访频繁 为比较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条 件
4、 1817 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出版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一书, 首次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 主张借鉴和改进本国的教育。 故而被称为 “比较教育之父 ”。 此时,比较教育以 “输入 ”别国的教育制度、政策、经验为使命。
朱利安生平简介
1、法国人
生于巴黎 1775-1848
2、在政治、教育等领域都有很大的成就。
3、曾参与政治及军事,曾任学生外交官、教育部长
4、革命遇挫,政治和军事未给朱利安带来希望,促使他关注教育。
只有教育才能对人类的再生,对社会的改善,对国家的真正文明和繁荣,产生持久的和根本的影响。 ——朱利安
5、1801-1819 倾力于教育, 主要研究裴斯泰洛奇的思想,
并萌发了研究比较教育的思想。
5、 20 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 对教育再次提出新要求
此时,比较教育从笼统的访问和借鉴,转向分析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
6、 1933 年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发表《比较教育》一书,这是比较教育跻身大学的一个标志,届此,比较教育正式成为教育科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
7、 20 世纪 50 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
各国开展大规模的教育改革 此时, 国际教育组织相继成立、 比较教育刊物相继创刊、 比较教育的教学得到重视、 研究的方法与观点多种多样。
总之,比较教育是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区域、各民族的教育进 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找出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促进教育的交流和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或本民族教育的一门教育科学。
(二)学前比较教育的概念
学前比较教育是比较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
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揭示学前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一门教育学科。
三、学前比较教育的特征
(一)可比性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同一学前教育问题进行比较。
(二)环球性
侧重于研究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异同点,并进行横向比较研究
(三)跨时间性
不仅注重当代,也应覆盖一定的历史时段。
(四)跨学科性3
涉及政治、经济,涉及人文学科、社会学科、教育学科等。
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
一、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
1、借鉴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学前教育实践
例如,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综合教育活动课程、活动教育课程、游戏课程、一日生活课程
2、向外国介绍本国学前教育的成就和经验,以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例如, 1993 中美幼儿教育研讨会
二、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及分析
(一)研究对象
(1)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学前教育
(2)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3)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二)研究对象分析
1、从研究领域来说
涉及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研究的重点是:对改进本国学前教育有重大意义的
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基本的学前教育问题
2、从研究时间来看
以当代学前教育为中心
3、从研究空间来看
研究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包括
1)外国学前教育的研究
2)国与国之间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3)对世界学前教育的整体研究
4、从研究的深度上说
包括( 1)描述性研究( 2)原理归纳研究( 3)问题解决研究
三 、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内容
1、宏观层面
包括学前教育法制建设、政策制定与投入水平;各种教育教养机构;学前教育
的发展目标及其相应的配套措施等。
2、微观层面
包括不同国家学前教育机构所具有的特点;不同国家学前教育机构保育教育的
内容、组织形式、具体手段、具体方法等。
3、宏观与微观结合
(1)各国学前教育的概况
(2)各国学前教育的法规与体制
(3)各国学前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4)各国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
(5)各国学前教育的设施和经费
(6)各国学前教育的主要幼教思想4
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一、学前比较教育的方法论基础
(一)用整体的观点考察学前教育
(二)用发展的观点考察学前教育
(三)用实践的观点考察学前教育
我们不能像小孩逛花园那样,信步漫游于世界教育制度之林,从一棵树上采取一朵花,从另一棵树上摘取一些叶子,并且希望把所搜集到的东西栽种在自家的土地上,就会得到一棵活的树。 ——萨德勒
二、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类型
(一)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以比较的时间进行分类】
横向比较研究: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纵向比较研究:对同一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综合比较研究:横纵皆有。一般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二)平行比较研究和影响比较研究【以比较对象相互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类】
平行比较研究:对两个或多个被假设为互无影响的国家的学前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影响比较研究: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互相影响较大的国家的学前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三)专题比较研究和总体比较研究【以比较研究的内容进行分类】
专题比较研究:把各国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而各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中欧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比较》
总体比较研究: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做全面的比较研究。
《中美学前教育的研究》
(四)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以比较方法的性质进行分类】
定性比较研究:从各方面揭示和把握学前教育的本质。
定量比较研究:主要运用量化理论,着重利用统计测量的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此推断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
(五)宏观比较研究和微观比较研究【以比较对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进行分类】
宏观比较研究:对学前教育系统或其与外部关系的整体研究。
微观比较研究:对学前教育系统内部具体的、局部的研究。例如,比较两个地区的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比较两国学前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等。
(六)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以比较的范围进行分类】
区域比较研究: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地区或民族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或民族群,然后再对他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问题比较研究:把不同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学前教育理论或实践按问题分类,进行相应比较分析的研究。
三、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1、参观访问法:是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1手资料的方法。
2、现场法:指研究人员深入其境,进行较长期的观察研究的方法。通过身临其境,参与各种活动,进行较长时期的观察研究,来获得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
3、问卷法:指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形式收集材料的一种方法。
(二)文献法
通过查阅重要的学前教育文献资料,了解国外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一种方法。
(三)比较法
依据一定的标准,比较不同国家学前教育的制度和实践,寻找其异同点,找出规
律并揭示学前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趋势的一种方法。
(四)分析法
对比较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和概括,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的一种方法。
(五)统计法
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量化处理。
(六)移植法
将一个国家某个学前教育领域中发现的新理论或新技术,应用或移植到其他国家
学前教育的相关领域。
思考:
1、从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意义。
2、比较教育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3、你认为运用哪些方法来研究学前比较教育较为科学有效?
参考书目
[1] 霍力岩.学前比较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2] 李生兰.比较学前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 曹能秀.学前比较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 史静寰、周采.学前比较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第二部分
中国学前教育概况
一、中国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不同学制下学前教育机构名称的演变
1902 年,张百熙草拟了《钦定学堂章程》 ,即壬寅学制,虽经颁布但并未实施。
1904 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了《奏定学堂章程》 ,即癸卯学制,其中的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是我国第1个学前教育的法规。它将公共幼儿教育的机构定名为蒙养院,保育教导
3-7 岁的儿童。确定了蒙养院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 近代学前教育才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
1912 年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利国 ——中华民国, 成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 时政府。蔡元培担任临时政府教育部的第1任总长,在他的主持下制定并公布了“壬子癸丑(1912—1913)学制”将蒙养院改称蒙养园,收未满 6 岁的儿童。
1922 年,教育部又制定并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 ,即壬戌学制,将蒙养院改称幼稚园,规定收受 6 岁以下的儿童。
1923 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1所幼教实验中心,即私立南京鼓楼幼稚
园(现为南京鼓楼幼儿园,属于公立园) 。
1951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
,产生了新中国第1个学制。新学制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为幼儿园。从此,自 1922 年壬戌学制定名,沿用了30 年的“幼稚园”改称为“幼儿园” 。
(二)有代表性的学前教育机构
(1) 1903 年 湖北巡抚
端方 在武昌创办了中国第1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
【1904 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以后,改名为武昌蒙养院】
(2)1905 年巡抚端方在湖南 创办了湖南蒙养院
(3)1923 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1所幼教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二)有代表性的学前教育机构
(1) 1903 年 湖北巡抚端方 在武昌创办了中国第1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 【1904 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以后,改名为武昌蒙养院】
(2)1905 年巡抚端方在湖南 创办了湖南蒙养院
(3)1923 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1所幼教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二、中国学前教育的现状
(一)人数方面
1995 在园幼儿 1972.23 万 教师 86 万 师生比 1:22
2001 在园幼儿 1373.62 万 教师 63 万 师生比 1:22
2002 在园幼儿 2036.02 万 教师 66 万 师生比 1:31
2003 在园幼儿 2004.00 万 教师 71 万 师生比 1:28
2004 在园幼儿 2089.40 万 教师 76 万 师生比 1:27
2005 在园幼儿 2179.03 万 教师 84 万 师生比 1:26
2008 在园幼儿 2474.96 万 教师 90 万 师生比 1:28
2009 在园幼儿 2657 万 教师 985889 师生比 1:27
2010 在园幼儿 2976 万 教师 1144225 师生比 1:26
2011 在园幼儿 3424 万 教师 1315634 师生比 1:26
2012 在园幼儿 3685 万 教师 1479237 师生比 1:25
(二)办园体制方面
1、计划经济时期
国家和集体全部包办,都为公办园
2、改革开放以后
国家、集体和个人相结合 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并存形成了政府办园、 集体办园和个体办园相结合的办园体制 ,其中以教育部门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
(三)教育经费方面
1991 幼教经费总数 5.22 亿 占全国教育经费总额的 0.7%
1996 幼教经费总数 29.12 亿 占全国教育经费总额的 1.3%
2000 幼教经费总数 51.00 亿 占全国教育经费总额的 1.3%
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所占比例仍然很小。
(四)幼儿入园率
1、
2000 学前三年受教育率是 37.4%
2004 我国 3-6 岁幼儿入园率为 40.75%7
2009 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是 51%
2、对比海南与江苏幼儿入园率状况
海南省 2007 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 44.43%。
江苏省 2007 年,江苏省普及幼儿教育,全省学前三年普及率达到95%。
中国学前教育的法规与体制
一、中国的学前教育法规
1、1951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
,产生了新中国第1个学制。新学制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为幼儿园。从此,沿用了 30 年的“幼稚园”改称为“幼儿园” 。
2、1989 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 (1996 年正式施行) ,规程进 一步拉开了改革的帷幕。 《规程》规定了幼儿园的保育目标、保育任务、保育原则、以及保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等。这个文件一直延用至今,这很重要的一个文件。
3、1989 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管理条例》 ,它用法规的形式规定了幼儿 园的任务、管理以及保教工作,明确了地方政府的责任,使我国的幼儿教育管理跨入了法制化轨道。
4、2001 年,教育部制定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是《规程》的下位文件, 《规程》涉及的面很广且比较宏观,《纲要》则指将其第四章“幼儿园的教育”的内容展开并具体化,以在《规程》与教育实践层面之间架起过渡的桥梁。 另外, 我国还签署了 《儿童生存、 保护和发展的世界宣言》
和《儿童权利公约》 。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山东省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