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山东自考网!为考生提供山东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山东教育考试院www.sdzk.cn/为准。
山东自考00320领导科学知识点押题资料
如果想要详细的押题资料,可以添加【微信交流群】
《领导科学》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机密)
一、选择题(单选、多选)
1. 领导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1) 领导科学研究的是人类领导活动。
(2) 领导活动是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和社会分工的。
(3) 与原始人征服自然的能力水平极低以及生产资料原始公有制相适应,那时氏族、部落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关系,领导活动十 分简单,只能采取原始的集体领导方式,并常常与图腾崇拜结合在一起。
(4)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小生产条件下的,主要凭借领导者个人经验、知识和才干的领导称为家长式的经验领导。
(5) 社会主义社会领导的本质是服务。
2. 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决策工作专门化(1) 决策与执行分离的标志是“事业部制”的产生。
(2)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在“经理制”的基础上提出“集中政策,分截管理”建立“事业部制”,其实质是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
(3) 西蒙提出“决策工作专门化”的论点,即一切形式的领导,都专门从事决策,而不是决策
的执行与操作。
领导主体集团化在小生产时代,政治上实行的是君主专制,“朕即国家”;经济上实行的也是专制的“家长制”。
领导方式民主化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必然要求法治化。
领导方法科学化(1)遵循严格的程序。(2)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3. 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兴起
(1)领导活动实践,是领导科学产生的源泉。
(2)20 世纪 30 年代之后,领导活动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
(3)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研究从此也取得了许多进展、大体上经历了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变革理论、魅力理论等 阶段,构成了领导科学产生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4) 领导科学在我国建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4. 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及领导本质
(1) 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就是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2) 领导本质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应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5. 领导科学的特点
(1)综合性 (2)应用性 (3)社会历史性
6. 领导的属性与特征
领导的属性(1) 自然属性:领导的自然属性的一般标志就是统一意志和一定的权力。
(2) 社会属性: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规定着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产品分 配方式,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集中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领导关系。这种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社会生产 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领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不意味着有两种领导活动,而是指同一领导活动的两个方面的表现,即领
导的二重属性,其中社会属性占主导地位。
领导认识的特征(1) 原则性。在我国,领导认识的原则性,主要是指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 政策,正确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 超前性。领导是一种趋向未来的活动,总是建立在对世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所谓超前性,也可称之 为预见性,就是指领导者在决策、战略规划和确定发展方向等活动中,具有超前性的思维方式,能够比其他 人站得高、看得远,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他们的思想能够反映历史发展的趋 势,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3) 综合性。领导认识的综合性,就是指领导认识是一种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的综合。
(4) 创造性。领导认识的创造性是指领导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善于认识和把握 事物的本质规律。
(5) 系统性。系统是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领导活动是个多因素、多方面、 多层次的系统,包括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等。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促进
领导的发展。
2
7. 领导的类型
以领导的工作领域为标准政党领导、行政领导、军事领导、企业领导等
以领导成员为标准个人领导和集体领导
以领导的层次为标准高层领导、中层领导、低层领导
以领导工作的重心为尺度以人为中心的领导、以事为中心的领导、人事并重式的领导
以领导所拥有的权力和影响来源为依据正式领导、代理领导、非正式领导
8. 领导的基础
(1) 所谓领导基础,是指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领导基础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而影响力是指能够 使别人服从或能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力量。
(2) 领导者的权力来自两个方面,即由组织授予的外在权力和来自于领导者自身的内在权力。外在权力,即法定权力,或职位 权力;内在权力,即个人权力,包括威信威望、模范感召权和专长权、参考权等。
9.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
(1)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的领导本质就是服务。
(2) 领导的本质是通过领导属性表现出来的。
(3) 领导必须首先受教育说明领导要先当学生,后当老师。“教育者必须首先受教育”。领导者的工作方法应是“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10. 领导者的本质
社会主义领导的服务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性质和作用应当是当权者、负责人和服务员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
11. 被领导者的本质和特征
本质:社会主义社会的被领导者的本质是社会的主人。
特征:(1)服从性;(2)受动性;(3)对象性;(4)源泉性;(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
12. 被领导者正确对待上级领导的要点
(1)服从领导; (2)支持领导; (3)监督领导。
13. 领导的基本原则
(1) 统一领导原则
(2) 分层领导原则
(3) 系统整体原则
(4) 权责一致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各级领导者都应具备一定的职务、权力、责任和利益,并使它们相互一致,努力做到事有人管,管事有权,权连 其责,利益与成绩相关。职务与权力分离,就会使领导出现工作“虚位”。权力与责任的分离是官僚主义产生与泛滥的基础。
(5) 民主公开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在领导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发扬民主;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6) 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14. 领导观念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 从根本上说,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推动领导观念更新的原动力。
(2) 我国各级领导者的领导观念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备坚定的、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二,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要摒弃或改变那些经过时的、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旧观念;又要树 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正确的、进步的新观念;
第三,既要有中国的民族特色,立足本国与当前,又要面向世界与未来,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的需要。
15. 领导观念的重要作用
领导观念影响和制约着领导工作的方向和水平,对领导活动的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1,领导观念指导领导者的思维活动,制约领导思维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第二,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影响领导活动的成败。
16. 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清醒的政治观念的基本要求
(1)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3)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4)坚持严肃的政治纪律,保持敏锐的政 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
17. 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的基本要求
(1) 对权利内容的正确认识。
(2) 对权利来源和性质的正确认识。
(3) 对权利行使原则的正确认识。 3
(4) 对权责关系的正确认识。领导者行使权力意味着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领导责任通常指领导者履行工作职能的义务和行使 权力必须承担的后果。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权力是进行领导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尽到责任的手段,而责任才是领导活动的真正属性和最终归宿,是领导活动的真正动力。
(5) 对用权监督的正确认识。
18. 法治观念的内涵
所谓法治观念,是人们对国家法律制度的性质、地位、作用等问题形成的认识和态度。
19. 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基本要求:
明确什么是政绩政绩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施政积极成果。
明确为了谁创造政绩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明确看待政绩的标准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
明确怎样创造政绩创造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0. 决策的概念
(1) 决策一般主要由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备选方案、决策环境、决策后果等要素构成。决策者即作出决策的个人和集体, 在决策系统内处于核心主导地位,是决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2) 单方案选择在决策学中被称为“霍布森选择”。
(3) 一般来说,决策活动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①针对性,②目的性,③实施性,④选择性,⑤优化性。
21. 决策的分类
(1) 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2) 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3) 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4)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又称常规型决策,是指行动中重复出现的例行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发生的新问题所进行的决策。
(5) 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山东省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