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山东自考网!为考生提供山东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山东教育考试院www.sdzk.cn/为准。

联系我们:  0531-69953363

距2025年4月报名时间预计14

距2025年4月自学考试时间129

考生服务:

  • 服务大厅|
  • 自考专业计划|
  • 所在位置:山东自考网 > 自考真题 > 《公共关系学》考点之第四章公众心理与行为

    《公共关系学》考点之第四章公众心理与行为

        来源:其它    点击:    
    自考学习平台 +问答

      第四章 公众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知觉与公众

      一 、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二 、知觉的选择性

      就是在知觉过程中为了清晰的反映对象,人们总是从许多事物中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选择知觉对象的心理过程

      选择性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所制约

      1、客观因素:

      ①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②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③ 对象的组合

      2、主观因素:

      ① 需要和动机——需要是人对客观现实的需求的主观反映,而动机则是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激励着主体采取行动的内隐性意向

      ② 兴趣

      ③ 性格

      ④ 气质

      ⑤ 经验知识

      三 、知觉的偏见

      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的或歪曲印象的心理过程

      常见的原因:

      1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2 近因效应

      3 晕轮效应——即一种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

      4 定型作用——即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知觉的影响,也称“刻板印象”

      第二节 需要与公众行为

      一、需要理论的要点

      需要是人对特定目标的渴求与欲望,是推动行为的直接动力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首次提出需要层次论,并于1954所在《动机与人格》中作进一步阐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有三个内容:

      1 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 需要是有层次的

      3 行为是由优势需要所决定的

      第三节 态度与公众行为

      一、 态度及其结构

      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比如造成或反对,喜欢或厌恶,肯定或否定等

      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图三个因素构成※

      认知——指主体态度对象的认知和整体了解和评价

      情感——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

      意图——指主体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准备状态

      二 、态度的特征※

      1 态度的社会性——指人的态度产生于社会中,并指向和作用于社会

      2 态度的针对性——指任何一种态度都有其相对应的特定对象即“态度对象”

      3 态度的协调性——指构成一种态度的各个因素是协调一致的

      4 态度的稳定性——指态度一旦形成,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不轻易改变

      5 态度的两极性——指态度往往有两种相互对立的极端态度

      6 态度的间接性——指态度只是行为表现前的心理状态,即行为准备状态

      三 、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

      态度的改变分两种:

      1、态度的一致性改变,指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其方向不变

      2、态度的不一致性改变,指以新的态度取代旧的态度时其方向变了

      1、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社会交往、道德规范、国家法律、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

      2、团体因素——包括一定的信仰、目标、组织形式、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成员与团体的关系等

      3、宣传因素

      4、个性因素—— 个性倾向性因素: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意识倾向性特征,主要有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息,世界观等因素

      个性心理特征: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因素

      1、态度系统特性因素

      霍夫兰的说服模式

      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

      第四节 流行、流言及舆论

      一 、流行

      1,流行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现象,是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在较短的时间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彼此之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即所谓的“一窝蜂”现象

      流行的三个含义:

      ① 流行是人们对某种生活方式的出厂价和追求,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② 流行是有相当多的人去追求和随从某种生活方式

      ③ 流行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过了一定的时间便不再流行

      2,流行的特点:

      新奇性(最显著的特点)、时效性、周期性、两极性※

      以革新性标准人分为五种类型:先驱者(2.5%)、早期采用者(13.5%)、前期随者(34%)、后期追随者(34%)、落伍者(16%)

      1, 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

      ① 从众与模仿

      ② 求新欲望

      ③ 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

      ④ 追随流行有个别差异

      二.流言

      1,流言的定义及类型分析

      流言是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根据,而在人们中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虚假信息

      ① 愿望流言

      ② 恐怖流言

      ③ 攻击流言

      1, 流言内容变化的特点:

      ① 一般化——将流言内容压缩到只剩下有价值的若干细节

      ② 强调——指突出某些具体细节

      ③ 同化——指流言的接受者以自己的知识经验、需要及态度等主观因素来理解流言的内容

      三,舆论

      1, 舆论的定义及特征

      舆论是公众的意见和看法,是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是人们彼此间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舆论至少包括四个因素:

      ① 必须有一个问题

      ② 必须有多数个人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

      ③ 在这些意见中至少有某种一致性

      ④ 这种一致的意见会直接或间接的产生影响

      特点:

      ① 舆论作为一种公众的意见,当然是为多数人赞成与支持的,反之,若社会上某种意见,即使有人大力宣传和提倡,但未能取得公众的赞成和支持,那么这种意见还不能称之为舆论

      ② 舆论总是涉及社会的安宁与幸福的问题

      ③ 舆论本身含有合理性

      ④ 舆论是有效的

      ⑤ 舆论一般不是政府的意见,若是政府的意见就会以政府的公告、宣言、政策等形式出现,舆论是广大民众的呼声

      2, 舆论的结构

      舆论对象——四种形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冲突、社会运动

      舆论主体——特点:有共同的话题、参与议论的过程、自发性与松散性、有一定的层序性

      意见——艾尔贝格之三种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

      3, 舆论的作用※

      ① 舆论的制约与监督作用

      ② 舆论的鼓动作用

      ③ 舆论的指导作用

      第五节 公众心理的其他方面

      一,价值观与公众行为

      影响人们价值观的四个因素:※

      1, 个人的成就感、事业心

      2, 过去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

      3, 周围环境、生活条件的影响

      4, 对目标的接近程度

      二,团体压力与从众心理

      1,从众心理的定义

      指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以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2,决定团体成员是否从众的三个方面的因素※

      团体方面、个人方面、问题本身

      三,逆反心理与公众行为

      逆反心理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觉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使个体有意识地脱离习惯的思维轨道,向相反的思维方向探索

      1, 心理感应抗拒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林在其专著《心理感应抗拒理论》中首次提出

      2, 影响心理抗拒的因素

      ① 对自由的期望

      ② 对自由剥夺的威胁

      ③ 自由重要性程度

      ④ 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

    山东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

    山东自考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105058242@qq.com

  • 山东自考网便捷服务
  •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