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山东自考网!为考生提供山东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山东教育考试院www.sdzk.cn/为准。
中国文化概论考点(二)
二、开发江南
一般所谓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三国时的吴国开始的。东吴政府注意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农业和商业也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吴都建业成为繁华的都会。南朝的都城建康及军事重镇荆州和益州都是当时重要的城市。
三、佛教的传播☆☆☆
(1)佛教传播的过程:①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
②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磐学为主。般若学也就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空观”与道家讲的“无”,有相当大的近似,所以特别盛行。般若学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鸠摩罗什的另外一位中国学生道生,则是涅磐学的重要人物。涅磐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
(2)佛教发展的南北之分: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皇帝佞佛以梁武帝为最甚,他曾四次出家。北朝“偏于教”。南朝信佛喜兴建寺院,北朝喜欢立塔造像。
(3)《神灭论》:范缜所著,在书中,他本着道家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驳佛教,主张形尽神灭的无神论。此论一出在南朝上流社会激起轩然大波,但范缜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论,表现出坚定的立场和捍卫真理的气概。
四、民族大融合
南朝被融合的民族主要有蛮、溪、俚、僚等。相当多的汉族知识分子因此受到重用,如石勒用张宾、苻坚用王猛等。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举其大端,一是胡服的流行。二是胡床胡坐。三是魏晋以来的“雅乐”逐渐消亡,代之而起的是“胡乐”。
第四节 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
一、唐朝开放精神极其影响☆
(1)三省六部制:隋朝综合汉魏官制创立的政治制度,在唐代得到了继续和补充。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同执宰相之职。尚书省最高长官因权力太大,又因下有六部,唐初以后基本不设,三省长官议政之所称政事堂。
(2)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①尚武精神。唐朝早期之所以采取府兵制,依仗的是北方尚武精神。②开放的民族政策。唐朝皇帝被推举为众多民族的“天可汗”,各部落长可以在本族群区域内称汗称王,并得到唐朝的册封。③崇佛教与重诗文。
(3)唐朝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给北宋带来的影响:外有并立的敌对政权,北宋不得不大量养兵;忌讳武将,又养就了一个庞大的利禄阶层。两者及其他奢侈浪费,造成北宋财政的极度困难。这又引发了改革的浪潮并激起士阶层剧烈的党派之争。这一切,追溯其源,都与唐朝开放的边疆政策有着直接的链条般的联系。
(4)唐崇尚诗文的原因:选拔政治人才,吟诗作赋并非必要,但在皇帝心目中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因此在科举考试中,也要考察诗赋。
二、唐宋间的社会文化变革☆☆
(1)两税法:安史之乱更造成北方经济的严重破坏,所以到唐德宗建中元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对赋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
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
意义:两税制的意义也绝不仅限于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这一点,它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两税法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两税法的核心是“唯以资产为宗”,它改变着将工商业视为浮末、不道德行业从而严加限制的做法;也改变着将土地的占有,视为威胁国家安定从而严厉打击的旧做法。两税法的实行,使地主阶级、工商业者放开手脚去兼并土地、经营产业,贫苦的社会阶层也因此获得了一点自由。清贫可以少出或不出赋税,他们就可以用契约的方式向地主租赁土地,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多了。
(2)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一时间起到一定作用,有的措施还被证明行之有效,总的说来是失败了,但变法本身确实体现了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进取精神。
(3)新党旧党分歧: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等为首的“旧党”。新党代表士大夫积极有为的精神,旧党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反动”。两派的分歧产生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旧党认为,现有政治体制及种种政策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出在官员们不能正确执行。新党则更多从“应当如何”一面去思考问题。
三、社会经济的高涨与文化现象的更新☆
(1)市井文化的兴起: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期”。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是白话小说之祖,戏剧的发达同样令人瞩目。
(3)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毕昇发明)。
②宋代的“走马灯”游戏利用的是热气的动力学原理。
③唐代文学家陆龟蒙《耒耜经》记述了各种农具,包括曲辕犁。
④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问世与北宋,作者是沈括。
⑤中国科技的发展有几个高潮时期,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魏晋南北朝,另一个就是唐宋之际,这几个时期都是生产开发的高涨期。
⑥在宋代,景德镇已经成为“天下瓷都”。
四、民族传统复归下士的文化振作☆
(1)中唐时期的文化:一是争文化正统的意识。一是更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韩愈在《原道》等一系列文章中,揭出了一个从尧舜禹汤以迄孔子、孟子的道统。与此相辅相成,他又打出了“攘斥佛老”的大旗。
(2)古文运动: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文体改革运动。“古文”是韩愈开始提出的,指的是上继三代两汉的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散文,韩愈及其追随者大力提倡这种文体,后又得柳宗元积极支持与配合,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即所谓“古文运动”。主张文道合一,以道作为文的内容,强调学古文应从实际出发,“因事陈词”,“文从字顺”,自创新意新词。韩、柳古文运动开拓了散文新天地。
(3)新乐府运动:白居易代表的是诗歌创作向传统的回归倾向。他所领导的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的新乐府运动,实际有意恢复着《诗经》、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4)理学的内容:从北宋起,理学兴盛起来。理学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为主。理学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
第五节 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
一、元朝时期政治文化及民族融合☆
(1)元朝的四等人:
①蒙古人:蒙古人是一等人,他们是征服者和主人。
②色目人:色目人是二等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他们归顺蒙古人最早,深深打上了西域商人的烙印。
③汉人:汉人是第三等人,包括汉族人和原来辽国、金国的契丹人及高丽人。
④南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最低下的一等人,即四等人。
(2)世界性的文化交流:
①回族:元朝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相互学习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现在称回族。
②孟德高维诺:13 世纪末期意大利方济各会士,1291 年他乘船到达中国泉州,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③八思巴:西藏喇嘛教萨迦派的领袖,被忽必烈奉为国师,除“做佛事”。朝廷又设宣政院,让八思巴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
④元朝特别重用国际商人,马可波罗因此被任命为扬州官员。
(3)元朝政治在经济上的负面作用:蒙古人是在南方经济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入主中原的,元朝统治伤害了这一发展势头。这仍与蒙古贵族政治观念简单粗陋有关。在北方元朝恢复经济的办法是广开牧场,实施屯田;大多数土地是强夺民田而来的。此外,滥发纸币作为搜刮发财的手段。元朝所重的商业,带头鲜明的奸商气。斡脱商人的行径,暴露出蒙古人的重商是变相掠夺的本质。
二、东西方的相遇与明清两代的立国精神☆
(1)东西方的相遇:
①葡萄牙人于 1553 年(明嘉靖三十年)以暴晒贡物为名,赖占了澳门。稍后,荷兰人占据了中国台湾、澎湖。②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来的是基督教士。西方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最为著名。
③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大约在 1705 年传到欧洲,此外还有大量的花草、树木品种。较早时期,中国的天花接种术经土耳其传到欧洲,启发了英国人种痘术的发明。
(2)明清两朝的立国观念
①替农民做主,是贯穿于朱元璋二十余年皇帝生涯的主导倾向,他是一个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直接领导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将原中书省在地方的权力分割为三,设主管地方行政的承宣布政使、负责监察的提刑按察使和负责军事的都指挥使;设十三道监察御使百余人;为了防止六部官员违法乱纪,又设六科给事中,两者合称科道两衙门。实行特务制,设立锦衣卫。
②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随着南方经济的高涨,需要更高明的国家政策来保护它,但习惯于小农思维的明清王朝根本做不到。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是罪魁祸首。具体表现为:国家商税繁重;清朝的情况是“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③一条鞭法:明朝张居正实行税制改革的名称。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众多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简化手续。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④摊丁入亩:清朝的一种赋税制度。“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因为康熙五十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不纳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⑤锦衣卫:朱元璋怕受官僚们合伙的欺骗,于是实行特务制,设立锦衣卫,监视大小衙门是否公正,是否有不法行为等。锦衣卫有自己的监狱,可以直接凭圣旨抓人,用刑尤为残酷。锦衣卫在他的儿子朱棣当皇帝时,丧失了那点保护民众的意味。
⑥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的表现:宋代以来,世家大族没落,代之而起的是庶族地主。为了自己在地方的势力,也为了在土地兼并盛行的社会里加强实力,宗族关系在这个时期普遍加强。在两宋的士大夫,就已经注意到它防止小民破产和维系人伦风教的作用。明清两朝更看重它在社会治安、收取赋税方面的作用。清朝则大力提倡“移孝作忠”,利用宗教道德对普遍的民众进行控制。同时,族长权力也因政权的支持而变得稳固,其结果是朝廷的专制与宗教的专制联成一气。
三、元明清三朝的文化政策与知识阶层的文化活动☆☆☆
(1)元朝时期的文人:
①儒户:社会阶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目儒户。这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
据说这是同情汉族读书人的耶律楚材建议的,蒙古人尊重通神的人,立为儒户可以像佛、道户那样免除赋役。
②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元代一些有才华的知识分子把两宋以来逐渐流行的戏剧剧本的写作,推向一个高峰。他们的剧本或对生活揭露批判如《窦娥冤》,或讴歌爱情如《西厢记》,或曲折的表露民族意识如《汉宫秋》,都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民众的现实和意愿。关汉卿《一支花·不服老》用敲不破、打不碎的铜豌豆来比喻自己往烟花路上走的决心。
(2)明代文人的正统与非正统:
①明代士人群落基本可以分为正统与非正统两大分野。一般而言,道德意识浓重而又伴随着异端思想澎湃,是明代思想文化的明显特征。
②明朝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及朱载育的乐律研究,都获得空前的成就。需注意的是其中的徐光启,是一个天主教徒,与利玛窦关系密切。
③心学:明初是把朱熹思想定为一尊的,思想界经长期沉闷后,王阳明的心学就作为一种打破沉闷的思想问世了。王阳明的心学还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及与格物致知相异的知行合一。
(3)清朝的学术状况:
①文字狱:文字狱多发于康雍乾三朝,康熙朝的文字狱主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命思想的任务及著作,文字狱是使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的重要原因。
②乾嘉学派:清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为使知识分子不问政治,走纯学术研究道路,让学者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考订、校勘、辑佚、注释,由此考据学大盛。这一工作在乾隆、嘉庆年间最兴盛,被称之为“乾嘉学派”。顾炎武其重文献考据的方法,为后来清朝“乾嘉学派”奠定了基础。
③清初三先生的思想与著作: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曾参加过南明抗清活动,失败后隐居在湘西的山洞里发愤著书,以孤臣孽子之心反思宋明以来的心性之学,反思整个中国历史,著有《船山遗书》。顾炎武早年也参加过抗清活动,入清后拒不仕清,治学主张“经世致用”,并曾长期到西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著有《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其重要文献考据的方法,为后来清朝“乾嘉学派”奠定了基础。黄宗羲参加了反魏忠贤的斗争,抗过清并终身不仕,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在《原君》一文中,黄宗羲痛斥封建皇帝是万民痛苦之源,显示出可贵的民主思想。
④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蒲松龄《聊斋志异》、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文化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部分,是一个国家的集体文化和日常文化。它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形成,具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具体条件形成的微观发展形态,成为中国人历史智慧的宝库,它是我们保护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内在依据。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是农学与农政结合的产物,是国家知识、国家政治和国家科学。它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它的范畴包括大农业概念,即除了农业外,还有牧业、林业、渔业、手工业和商贸活动。但以农业为主,以农业为本。
一、中国以农耕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文化☆☆☆☆
夏代发明了观察星象物候的办法。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农业盛世是在汉代以后。到南宋时期,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全国粮食产量的第一位。明代在立国初期,进行了清丈田亩、订定赋税的工作,继而又编制了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土地、人口的直接控制。
(1)农耕知识系统
①“农耕仪式”的类型及功能:农耕灌溉的季节性很强,因此各种文化事象都与岁时节令有关。我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打春牛。从春种到秋收,要举行灌溉仪式和禳灾仪式。秋季新谷登场后,各地要举行秋报仪式,迎神赛社、择吉尝新。入冬后,举行冬藏仪式,感谢天地的恩赐,祈祷来年的丰收。中秋月饼便是一种秋报食品。
②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政绩观是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勤农观是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唐《开元古经》和《四时纂要》是这一阶段比较重要的文献,它们对以农业岁时变化占验国运人事的观念作了总结。
(2)农耕灌溉系统
①农耕灌溉是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很早就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因此在发展农业经济上,一向以农耕与水利并重。
在长期的农业社会中,我国发展起来的一套农耕灌溉思想体系,对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②我国南北各地的自然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水土资源和灌溉条件也不尽一致。北方农业文化是麦黍型农耕文化,其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稗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双灌等。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
③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④民间传承的二十四节气也深受官方影响,两千多年来,我国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生活,各种农业文化事象都与岁时节令有关,通过季节性的农耕仪式活动表现出来,被认为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这套历法文化促进了我国农业社会的发展。
⑤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成书于公元前 137 年的《淮南子》。
(3)农具应用系统。到宋元两代,农具发展到高峰期,元王桢在《农书》中,设《农器图谱》十二卷二十门,大量搜集和描述了农具系统的资料。
(4)农书流通系统。①主要农书:汉崔实《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元王桢《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②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统筹水土利用规划;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引进优良农作物品种;人力胜天说,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
二、传统手工业活动☆
(1)工匠及其手工业者的传说:包括能工巧匠传说、发明传说、地方土特产传说、中医草药传说等许多传说种类。例如,神话中黄帝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伏羲发明了渔网,桑蚕业起源于黄帝的妻子嫘祖等。我国手工行业传说的代表作是鲁班传说。
(2)我国的手工业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具雏形。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业已进入高峰期。到了汉代,青铜器生产的生机和气势都不复存在了。商代已经流行灰陶和白陶。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普遍使用。
三、传统商业活动☆☆☆
北魏全盛时代,在洛阳宣阳门外设“四夷馆”,用于接待外国客商。
(1)传统商贸的四种方式:
在商周时期,我国的市商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战国时代商业都市崛起,秦汉以后,在长安、洛阳、临淄、邯郸、成都等地已形成商业网点,到了唐代,还出现了专卖店。宋元以后,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至明代中叶,我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商业经济更加显示了自己的活力。
①市。自殷商时代起,我国就形成了小规模的贸易活动,《易·系辞下》有所记载,就是说,古人把贸易的场所称为市。
②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为墟。
③集。北方的贸易场所叫集。开集有固定的日期,通常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
④会。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为庙会。
(2)传统商业活动的类别:
①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也有推车、挑担或临时设货架的。
②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我国历史上的徽商和晋商都很有名气。晋商还曾出现“船帮”“驼帮”“车帮”和“马帮”四大商帮。
③坐商经营。小者如定点商铺,大者如商号。从前的坐商经营,都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形成了钱庄、银号、商行等规模较大贸易集团。
(3)市商贸易以文促商的方式:①市声。指行商招徕顾客的传统代号。一种是叫卖声,一种是代叫声。②商幌。类型大致有实物幌子、实物附属品幌子、商品模型幌子、旗帘幌子和灯具幌子等。③牌匾、字号。坐商历来还有起好字号的传统,字号即商号店铺名称。过去字号选字,多用“祥、和、福、泰、昌、盛、兴、达”之类。
四、中国传统生产文化的基本特征☆☆
(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我国的阴阳历法便是在农耕土壤上生长起来并早熟的一种文化产品。
(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中国早期的个体家庭经济的耕织分工,原有工农互补的趋势。以工补农,作用:①它促成了城市的出现;②它发展了市民文化;③它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引进了城市的信息,同时把地方或民族的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其他地方。
(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精细而知足,也是中国生产文化的一个特点。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
一、传统服饰文化的结构与分类☆☆
(1)自然环境中的服饰文化。包括服饰的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型标志、年龄标志。环境标志变现为人适应自然环境的关系,不同的地理环境有服饰不同。性别标志,原始服饰已有性别差别,男女各自遮蔽性器官部位。体型标志,指高矮胖瘦等人体条件。年龄标志,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有年龄组的标志。
(3)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
①信仰标志。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服饰图案,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自然崇拜的信仰。例如:汉族服饰中的龙、凤、麒麟等图案象征至尊至贵。
②阶层标志。封建观念带来了服饰的阶层性,黄色是皇家的标志,紫色为达官贵人标志,灰色、蓝色衣服称为平民百姓的标志。“葛麻”和“丝绸”称为贫富的标志,长袍马褂称为文人学士的标志,短衣麻褐是下层苦力的标志。
③仪礼标志。我国传统的人生仪礼,把换装当作一种重要的人生标志。如传统汉族男子成年礼为“加冠”,丧服称为“五服”等。
④政治标志。服饰还往往敏感地反映着社会的政治体制。新中国成立后,衣服颜色基本上是全国一律的灰、蓝二色。
⑤职业标志。社会分工促进职业的地发展,服饰依从职业的便利,并随之复杂化。
⑥审美标志。我国农业社会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审美观念,如稚拙美、古朴美、单纯美和自然美等。
二、传统饮食文化的结构和分类☆
中国烹饪口味的地方差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1)传统饮食文化观:①民本思想。饮食,是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组成部分;足食,是让国民吃饱。②节约粮食。古人说的节约,是从爱惜劳力的角度讲的。今人说节约,更强调爱惜自然资源和全球环境,这是古今思想的差别。③人格教育。家庭教育是从餐桌上开始的。中国人利用饮食的机会培养志向、观察人品,甚至把饮食观与人才观联系起来,这是中国人所独有的。④食疗观。忽思慧的《饮膳正要》,里面就写到了饮食卫生。
(2)饮食文化的群体实践,。我国的群体饮食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仪式饮食。如祭祀、军事、政治、外交、红白喜事、寿诞庆礼等。
②阶层饮食。饮食受经济条件限制。在古汉语里,把上层阶级尊称为“肉食者”。底层庶民为食“菜”者。
③节日饮食。如春节的饺子,十五的元宵,中秋的月饼,腊月的八宝粥。
④社交饮食,侗族的四月初八“乌饭节”,女儿回娘家吃乌饭,说“姑娘话”。
⑤待客饮食,即请客吃饭
⑥馈赠饮食。提食馈赠,起源于先秦
三、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构和分类☆
居住方式的选择与自然条件有直接关系。我国的居住用房主要有五种形式:半穴式、井下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式。
(1)居住方式。中国是长期的农业社会,从西周时代起,就形成了前院后屋或前园后室的居室风格。
①院墙。院墙是居室的外边界。
②院门。院门是居室的入口,标志着一个家庭的全体成员的内部认同,也是家庭与社会连接的正式通道。院门也是神灵的把口。
③庭院。居住院落的用途,一是迎神祭祖,人神相处;二是日常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传统居室室内格局大体分睡处、神位、照明、取暖和贮藏几块。在住宅方式中,正房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以四合院为例,正房建筑常高于侧房,一般由家长居住。
(3)居住仪式。①选址仪式:一般认为,金銮殿(帝王之居)、寺庙(菩萨之居)和官府取正南方向,称“子午向”,平常人不能僭越。②上梁仪式:房子上“正梁”时,要举行上梁仪式。一般由“上梁诗”“掼梁红”“接财宝”“掼元宝(最热闹的步骤)”“吃上梁酒”几个步骤组成。③贺新房仪式:这一习俗的起源可能与古老的“避煞”信仰有关。④使用家具的仪式:人们往往围绕着床唱《撒帐歌》。⑤祭灶仪式。⑥搬迁仪式:凉山彝族的的搬
迁仪式为各民族之“最”,蕴含着宗教和历史意义。
四、传统交通文化的结构与分类☆☆☆
(1)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它是人类沿着狩猎、采集的固定路线开辟的。《周礼·地官·遂人》把大小不同的道路分为五等,分别称为“径”、“畛”、“涂”、“道”、“路”等。这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径是能通过牛马的兽路,轸是能走牛车的道,涂是古代八尺宽的标准路,道十六尺宽,路二十四尺宽。陆路经常被水域隔断,人们便开路建桥,或开辟水路来连接和延伸陆路。
(2)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东北的赫哲族人,使用狗拉爬犁。相传车是黄帝发明的,所以他的名字叫轩辕氏。最初的车是木轮车,俗称“大轱辘车”。水路交通工具是船。桥也是水路交通工具。
(3)旅行观念:①旅行规矩:俗语说“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好回家。”②旅行行业:江浙船家有一条行规,叫做“有钱没钱都过河”。
③旅行禁忌:在没有飞机的时代,人们认为乘船的风险更大,因此也格外小心。所谓船上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等禁忌,是在诉说人的担忧,也在祈求超人力的神灵来“保驾护航”,更多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神的敬畏心理和祈求心理。江浙水运习俗,新船造好之后,船工要在船头烧香上供,祭谢鲁班祖师,接着放鞭炮送神,然后新船才能下水。这种仪式叫“做顺风”。船只启行时,各船之间必须保持沉默,不打招呼,以防说出不吉利的话来影响途中安全。江面行船,如有鱼跳上来,应马上放回水中,不可食用。传说鱼虾是龙王的亲戚,行船靠的是龙王保佑才能平安顺利,如果连龙王的亲戚到来都不尊重,那就对不起龙王,可能招惹灾祸。(4)交通行旅的文化意义:交通行旅习俗反映了中国人出门在外的不安全感;交通行旅习俗也反映了中国人与家人分离的孤独感。
五、传统日常生活的基本观念☆☆☆
(1)传统日常生活的家庭单元
①家庭:是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②家族: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其中包括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
③血缘关系:是由出生形成的纵向谱系性纽带。其中男性以自己的出生为准,追溯自己与祖先的关系称为父系;女性以自己的出生为准,追溯自己与
祖先的关系称为母系。
④姻缘关系:由婚姻形成的横向亲属纽带,也是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血缘关系的结合。我国传统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形成以血缘关系为重心的家族体系,姻缘关系服从于血缘关系。
⑤字辈谱。这是一个记忆性的文化链,可以把家族成员的传衍系统跨时空地记忆几百年、上千年。字辈谱表示了家族内部的角色差别和地位等级。辈分高的成员享有相应的尊荣,比辈分低的人说话有分量。字辈谱的管理绝对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
⑥家谱。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
⑦家风。这是一种习惯法,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
⑧人生礼仪。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在一个家族成员的幼年、成年和老年等不同人生阶段,要分别举行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它是家族成员获得社会认同资格的一种文化制度。
⑨家族共同体:在中国以往的传统社会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又称家族共同体。家族共同体的情感归属离不开特定地域。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三个方面:生产互助。生活互助。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制,用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⑩地缘凝聚力:对家庭来说,共同的土地资源是他们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定居家庭的同一条血脉。
(2)中国传统日常生活的文化要素:①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血缘社会的文化以血缘家族共同体为基础。②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③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
(3)以中国古代社会和希腊古代社会为例,论述血缘关系在居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表现形态的差异:
希腊早期的社会也是建立在血缘宗族基础之上的,但希腊人生活在多岛的海洋型地理环境中,很早就从事海上的工商业贸易活动。这种流动性很强的生活方式,为冲破蒙昧时代的血缘纽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希腊较早进入了以地域与财产关系为基础的城邦社会。古代中国地域辽阔,很早开始了定居式的农业,农业活动范围狭小,人们聚族而居,固定的生活使人们缺少突破血缘关系的内在动力。当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国家的建立成为一种社会需要时,原始的氏族组织、机构并没有瓦解,它只是在功能上适应了新的需要。当商人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其统治部族内部仍保留着氏族组织,氏族血缘组织与社会组织有着密切联系,同姓宗族成为商朝社会的支配力量,商王国的社会组织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与商族共同体内的亲族组织是统一的。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技术文化
一、传统天文知识☆☆
①传统天文知识的分类。中国传统的天文知识包括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两个部分。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人们将星空分为中宫(拱极宫)、东宫(苍龙)、北宫(玄武)、西宫(白虎)、南宫(朱雀)。
②历法是根据太阳、月亮的运动变化制定计时方式的方法。现在世界上通行的是西方的公历,即格里高利历,中国用的则是阴阳合历。阴阳合历:亦称阴阳历、夏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但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跟回归年的平均天数相符合。中国传统历法的基本元素是日、气、朔三点。日就是一昼一夜,古代采用干支纪日,从甲子到癸亥,六十干支名循环使用。气分中气和节气两种。人们确定从冬至点到下一个冬至点为一回归年。在一个回归年中,有二十四气。朔是日、月的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每两朔之间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十二个朔望月为一个历年。它的时间长度与回归年有一个差数,不到三年便相差达一个月。为了不使其与回归年脱节,必须在历年内增加一个月,这个月就叫做“闰月”。
③民间的计时制与器具。十二时辰,即以太阳南中作为正中点。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每时辰为两小时。夜半子、鸡鸣丑、平旦寅、日出卯、食时辰、隅中巳、日中午、日佚未、哺时申、日入酉、黄昏戌、人定亥。每辰的起点称某时初或某初,正中点称某时正、某正或某半。计时器具有漏壶、香篆等。所谓漏壶,即用一固定尺寸的铜户盛水,在壶壁上刻画时刻的标记,再根据壶水淹没的部位读出对应的时刻来。香篆是将更香作成篆字的形状,点燃后,燃烧点沿着篆字的笔画推进,燃完为一整天。计时器具椰油用蜡烛和烟来计时的。
二、传统算学知识☆☆
①传统算学的特点:应用性。、独特的筹算记数法。以算术、代数为主,几何学不发达。
②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利用七巧板可以阐明若干重要的几何关系,其原理便是古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③利用七巧板可以阐明若干重要的几何关系,其原理便是古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韩信点兵。也称孙子算、鬼谷算、隔墙算、翦管述、秦王暗点兵。被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
三、传统手工行业知识☆☆
(1)许慎《说文解字》将工匠性质归纳为四点:能巧之人、能巫之力、能使之器、能作之坊。
(2)手工业的生存之道全在技艺,一些传世精品及其特殊工艺被称为“绝活”。
(3)手工技术的一部分内容是手工行业传说,包括能工巧匠传说、发明传说、地方土特产传说、中医草药传说等许多传说种类。例如,神话中黄帝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伏羲发明了渔网。我国手工行业传说的代表作是鲁班传说,从北京的故宫到山西的悬空寺,从河北的赵州桥到苏杭的湖亭水榭,到处都有他的奇思妙想和盖世杰作。
(4)手工业技术在行业组织中传承,据《东京梦华录》说,宋代的开封已有“牛行”、“马行”、“纱行”、“果子行”、“姜行”和“大小货行”。
(5)行业组织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行会的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业利益。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
①祖师崇拜。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崇拜的祖师,如木匠、石匠、泥匠、瓦匠行的祖师是鲁班,铁匠行的祖师是老君李耳,厨师行的祖师是灶君,伶人行的祖师是唐明皇。②师徒相传。徒弟入行、出行、拜师、出师,都有一套行规,不可逾越。
③行业禁忌。传统手工业有许多行业忌讳,反映了过去手工业生存艰难的另一面,如说“熟行莫出、生行莫入”等。如过去麻行开始营业前,也要把算盘拨响,表示“算盘拨动,生意兴隆”;杂货行在开业前也要先把水缸挑满,表示“盘满钵满”的好兆头。
五、传统中医药学☆☆☆
(1)医学在古代被视为“方技”的一部分。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的“方技”包括“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个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神仙”与“房中”两种方术色彩较浓的内容,与道教融合,脱离了中医药学的体系,“医经”和“经方”逐渐成为传统医学的主体。
(2)至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定型,至今未有重大改变。当时这还出现了一些古代经典医学著作,如以医学理论为主的《素问》,以针刺疗法为主的《灵枢》(后世将这两部著作合称为《黄帝内经》),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及《难经》、《伤寒杂病论》等。汉代已有“四诊”的诊断技术,“四诊”是望、闻、问、切。其中,主要是切脉方法的应用,使医生能够更多的了解人体内部的变化,进行脉象变化和疾病关系的理性分析,摸索出人体的脉气循环系统,创立中国独特的脉学理论。
(3)在宋代成书的《洗冤录》则是中国,也是世界少见的法医专著,此书后来在我国沿用了六百年,为后来的各种法医书籍所模仿或参考,还曾被译成多种外文,在海外广为流传。
(4)明清时期的传统医学成就,在探索免疫治疗法上有重大突破,中国至少在 16 世纪时已开始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这一发明,直接启发了18世纪英国人贞纳对牛痘接种法的发现,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我国对药物的使用发生很早,有关药物的应用知识在先秦文献中已有记载。但药物理论的出现,实际在西汉时期,当时出现了“本草”一词,将药学当作一个医学分支,从这时起,药学才具有独立地位。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南朝道士陶弘景补充修订的《神农本草经》,以后,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花费毕生心血完成了集祖国药学之大成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为祖国乃至世界医学史提供了一部药学百科全书。
(6)肺腑学说。在中医学上,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统称“五脏”;腑,包括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统称“六腑”。两部分合称“腑脏”。这一学说的核心是“脏象之说”,即认为五脏六腑长在体内,但其形象功能却表现于外。其实这种认识缺少解剖学的依据。它的思想来源,是阴阳五行学说。
(7)针灸学说。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合称,它的出现是对经脉学说直接应用的结果。按照针灸学说,只要确定了某种病症属于某一经脉,即可直接施治。西晋王叔和的《脉经》,首次将脉诊法规范化,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
(8)经脉学说。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另一支柱。根据这一学说,人体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位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十五络经,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循环系统。这一学说对于中医学的长期临床实践,确实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强调人体的外表、肌肉与内脏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强调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辨证关系,并依此为依据,进行诊断和治疗,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念和事物联系发展的观念是相一致的。
六、四大发明☆☆☆☆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卓越创造,它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蔡伦。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造纸,据说造出来的纸质地良好,还大大降低了成本,因此很快在国内推广,使“天下咸称蔡侯纸”。自公元 6 世纪起,造纸术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流传,公元 8 世纪传到了中东阿拉伯国家,纸的发明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印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又一项发明。早在唐代初年,我国已出现雕版印刷技术。宋仁宗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节省了工料,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加速了我国印刷业的发展。公元 8 世纪,雕版印刷术传入日本,公元 14~15 世纪,雕版与活字开始并行于欧洲,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成果。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我国明清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
(3)火药的发明至迟在唐朝。唐朝末年已能生产火炮和火箭,北宋时期已能制造用于军事的霹雳炮。南宋发明管形火器,即近代枪炮的雏形。公元10 世纪左右,蒙古人和阿拉伯人陆续学会了使用火药火器,13 世纪以后,火药传入欧洲。火药在近代欧洲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
(4)指南针的发明是世界航海史划时代的事件。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发现了磁石指示南北的现象,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到北宋末年,指南针已被用于航海贸易。在宋代,中国的商船在印度、南洋和波斯湾一带十分活跃,阿拉伯人从中国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指南针的技术,后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入欧洲。指南针帮助哥伦布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地理大发现,促成了海上新航线的开辟,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
七、中国传统技术的文化价值
北京市珐琅厂研制的“普天同庆”大瓶成为香港回归的国家庆典礼品。
22
第四章 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造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制度文化作为有组织的社会规范系统,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制度文化服务与制约着人类的群体活动,它在文化体系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制度文化在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维护社会群体的凝聚力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障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传统力量。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一、宗法制☆☆☆☆
(1)宗法制的产生及其特点
概念: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留存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产生: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周代,周王自称天子,周朝王位的传递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与商代“父子相承”、“兄弟相及”的王位传递形式有着明显的差别,传嫡不传贤的方式,遏阻了一般王室成员对王位的觊觎。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分封制。分封制,简单地说,就是分地以封诸侯。
特点: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
(2)宗法观念对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②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亲亲是宗法制度的基础,在西周的社会政治秩序中,亲亲成为首要的政治原则。③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二、君主专制制度☆☆☆☆
(1)概念: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在神秘思想流行的上古社会,王作为人间的统治者,其首要职责是取得与天神的沟通,以传达神的意旨,这就是《礼记·表记》所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士受命于君”。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是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2)特点:①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a.君主是全国的最高权威与绝对权力的拥有者。秦王嬴政在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之后,为了树立统治权威,标榜功业成就,决定重新议定君王尊号,嬴政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迈五帝”,于是将三皇五帝的尊称合并,称为“皇帝”,并将皇帝的命令称为“制”或“诏”,天子自称“朕”。
b.中国古代有较为完整的法律制度,但这些法律不仅从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权,而且封建皇帝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更改法律,三尺法,不敌君主意,“朝赏暮戮,忽罪忽赦”的情形时有发生。
c.郡县制:郡县早在战国时代,已成为各国的国内一般行政区划,秦朝吸取西周分封制导致王权削弱的教训,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在地方建立起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直属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至清代基本沿袭未改,只是“郡”的名称历代稍异。
d.封建皇帝以土地国有的形式与赋税政策控制着国家的财政经济。君主将全国的土地、财富视作私产,“天下一家,何非君土;中外之财,皆陛下府库”。
②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从中央政权机构看,自秦朝统一之后,皇帝随即就建立起一套以三公、九卿为主要官员的中央官吏系统,以帮助处理日常政务。皇帝之下“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皇帝的副手,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但秦代有其官无其人;御史大夫掌管重要文件,负责监察百官和司法审判。三公之下设掌管具体事物的官吏,主要有九个部门,在汉代称“九卿”。内朝官逐渐取代外朝官,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皇帝对相权的限制一般采取两种手段:一是架空,二是分权。先秦法家申不害形象地描述了君主与官僚的关系:“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号,臣如响”,君主与官僚永远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官僚机构也就只能是君王操纵下的办事机构。
③严密的人身控制。以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君主专制政权,将控制人民与占有土地视为国家的重要事务,他们有一套严密的人身控制办法,将人们紧紧地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之内。周朝的“司民”、汉代的“算民”都属于古代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什伍里甲制度是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推行什伍制,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
三、科举制☆☆☆☆☆
(1)两汉察举与儒家地位的确立。汉高祖刘邦在立国之初下诏,“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汉书·高帝纪第一下》)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诏令。
(2)科举制: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科举制度不仅造就了中国的官僚阶层,而且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士人文化,科举制度对传统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设立经过: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制。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同样维护的是士族的利益,在魏晋之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7 年)开始向科举取士的方向发展,人们一般以大业三年(607 年)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4)特点:①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②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③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名德望已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是唐代以后科举制的主要形式,考试有相对稳定的客观标准,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从而有效地削减了门阀士族在官吏选拔上的世代权威,为广大庶族子弟参与政治开辟了道路。“求取功各”“忠君效国”成为一般士人百姓孜孜以求的目标与抱负。现代西方实行的文官制度,就是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蓝本。
(5)积极影响:①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进士科和明经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两个主要科目,不仅明经科要求应考者熟练掌握五经、三礼、三传等儒家经典,就是进士科除了考时务策外,还要考帖经和杂文。王安石变法,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
只设进士一科,废除诗赋、帖经墨义等考试内容,改试经义、论、策。进士一科的设立与对经义考试的重视,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变革,是科举制度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标志。儒家思想是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儒家经籍成为应试士人的必读书目。
②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科举以考试为主要标准,笔试是考试的主要形式,无论
是诗文还是策论,都很看重人们对典章文物的熟悉程度与文学化的语言文字表达。唐代科举考试前,士子带着自己平时所做的诗文投献给名公巨卿,这种诗文被称为行卷。中唐时期,随着科举的扩大,陆贽、裴度、刘晏、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大批才学之士涌入仕途。著名散文大家欧阳修就曾通过科举考试发现、提拔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古文作家,古文创作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
(6)消极影响: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知识阶层在科举制的牢笼下,缺乏主体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明清之后,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已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在科举制度日益僵化的明清时期,统治者将程朱理学作为考试的中心内容与指导思想,广大士子也只能揣摩古人的语气,“代圣贤立言”,绝不允许有自己的思想发挥,任何违背孔孟程朱的言论都要受到惩罚。就连行文的格式也有严格的规定,将八股文作为标准考试文体
四、法律制度与社会伦理秩序的保障☆☆☆☆
(1)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文化特色的主要表现:①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其二,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德行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其三是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②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要地位。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思想始终笼罩着整个社会,并指导历代的立法活动。③皇权至上,法自君出。中国很早就确立了以帝王为中心的君主专制政体,专制帝王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始终是最高的立法者和最大的审判官。法律在古代社会里主要是维护专制皇权的工具。
④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儒家思想指导下的古代法律制度,与古代礼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礼强调等级特权,主张根据人的身份、地位进行区别对待。
(2)战国时期在各国普遍制定与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魏国的李悝对诸国成文法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帝王“口含天宪”,法自君出。皇帝的诏令是最有权威的法律形式。
(3)十恶:是古代社会中最严重的犯罪,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维护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打击危害封建国家和危及皇帝人身安全与尊严的行为;二是维护以父权、夫权为中心的家族制度,严厉打击危害家族伦常的犯罪行为。
第二节 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
一、礼的内涵、层次、功能☆
它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从社会文化角度看,礼是沟通天人的仪式,是贵族等级的标志,是乡里庶族的规范,是立身处世的准则。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致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种,即所谓的“五礼”。
二、传统礼俗规约的起源与礼俗的变化☆☆☆
(1)传统礼俗规制的起源。人类的群居必定依靠一定的相互习惯的适应方式,这种相互适应的、大家公认的原始行为习惯,就是礼俗的萌芽,约定俗成、潜移默化是习俗生成传衍的一般特性。荀子认为礼的设立在于节制人的欲望,约束人的行为,使合乎社会秩序的欲求得到满足。先秦统治者往往在观风问俗的基础上“制礼作乐”,《礼记·曲礼》所谓“礼从宜,使从俗”。民俗是礼制生成与推行的基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俗制礼”。
历代统治者出于社会控制的需要,强调礼义原则、礼仪制度的化导与示范作用,以教化或强制的形式,使人们自觉遵循礼制的约束,“化民成俗”成为大小官吏的治政目的。
(2)传统礼俗规制的特点:
传统礼俗规约有着鲜明的伦理色彩,这种伦理特性在古代社会主要有以下表现:
①传统礼俗的等差性。礼的作用就在于区分并维持等级关系,礼的根本职能就在于依照等矩原则调整社会关系。所以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汉代儒家的礼治思想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先秦以来礼俗制度的等差原则被绝对化,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说成是合科天道的礼教。
②传统礼俗的调和性。礼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其主要宗旨是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以礼来节制自己的行为、欲望,达到一种中庸的状态,从而保证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基本条件。礼的调和作用在传统社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尊者、贵者、长者而言,要遵循礼制;对待从属人员,要宽厚、慈爱,避免因过度的压制导致矛盾的激化。二是对社会从属者而言,礼制的主要宗旨是要他们节制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欲望,服从尊长,安于本分。在宗法制度下,礼俗的重点在于服务尊长。礼俗的调和性在先秦得到特别强调,《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③传统礼俗的规范性。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从形而上的哲学伦理思想,到形而下的日常行为规条,无不受到礼的制约。
三、皇家贵族礼制的文化特性☆☆
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致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种,即所谓的“五礼”。
(1)祭祀典礼。祭祀典礼是皇家贵族与天神人鬼进行沟通联系的特定仪式,在古代称为吉礼。《周礼》列入吉礼的祭祀,分天神、地祇、人鬼三类。
①天神祭祀。是古代皇家祭礼中的重要祭祀活动。包括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三种。风、云、雷、雨神的祭祀属于气象神祭祀。气象神祭祀属于天神祭祀。
②地神祭祀。地神在国家典礼中占有重要位置。地神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③宗庙的四时之祭,在先秦已成为制度,所谓春礿、夏禘、秋尝、冬烝,春夏秋冬四季用新物荐享祖先。
④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宗法社会,尊祖、敬祖意识浓郁。人神祭祀主要有宗庙祭祖、祭先王先师等。
死亡这一生理现象,因为死者的身份等级不同,其言语表达的方式也存在着区别,“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曲礼》)这体现了古代丧葬礼仪的等级性。
(2)冠婚丧礼
①冠礼是古代的成人礼,《礼记·冠义》说:冠礼是社会礼仪的起点,加冠取字,为“成人之始”。加冠的年龄一般在十九岁或二十岁,汉代加冠的地点在宗庙,魏晋南北朝以后在王宫大殿,但在冠礼前后都要去宗庙祭告。士冠礼由嘉宾主持,嘉宾以缁布冠、皮弁、爵弁给受冠者三次加冠,并为之命字。
②古代婚礼中的“周公六礼”:纳采,男方以雁为礼品,到女家求婚;问名,男方再备雁,去问女子的名字;纳吉,男方将女方名字取回后到祖庙舌下,卜得吉兆后备雁往告女家;纳征,男方送上聘礼,正式确定婚姻关系;请期,男方卜得吉日,送女家请求同意婚期;亲迎,婚期之日,男子带车前往女家迎娶。
③丧礼。按传统丧葬礼俗,亲属要依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穿戴不同的丧服守制,这本是周代的古礼,来自儒家礼制,汉代以后沿袭了这一丧服制度。死亡这一生理现象,因为死者的身份等级不同,其言语表达的方式也存在着区别,“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礼记·曲礼》)这体现了古代丧葬礼仪的等级性。
四、庶民礼俗☆☆☆☆
(1)岁时礼俗的伦理性
①四时祭祖聚族。祭祖扫墓是清明节俗的中心。宗庙的四时之祭,在先秦已成为制度,所谓春礿、夏禘、秋尝、冬烝,春夏秋冬四季用新物荐享祖先。
②以节日聚会娱乐调节乡里社区关系。春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大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家人鸡鸣而起,,“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以次拜贺 ,即按尊卑长幼至祖宗神位前依次拜祭,然后依辈分向家长贺年或互拜。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社交节日,民间通过观灯、舞龙、耍狮、玩社火、猜灯谜、走百病等节俗礼仪形式将整个社区联系起来。社日是古代调节乡社关系的重要节日,时间分别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戍日,一般以春社为重。
(2)人生礼俗的家族性
①诞生礼的家族意义。诞生礼是人生第一礼,主要包括诞生前的求子仪式和以后的养育仪式。求子仪式、催生仪式、诞生庆贺的“洗三”礼、“满月”礼、“百日”礼、“周岁”礼等诞生礼仪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对于子嗣的重视。“洗三”是家庭庆贺添丁进口的仪式。洗三仪式,由一位儿女双全的有威望的老年妇女主持,她一边唱祝福吉祥的喜歌,一边给婴儿清洗,洗去婴儿的胎气,意味着婴儿进入了人间。
②成年礼的家族期待。只有在举行了成年礼之后,年轻人才能取得按角色行礼的名分。民间社会的成年礼有三种情况:与婚礼相结合的成年礼。与养育习俗相结合的成年礼。相对独立的成年礼。在南北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过称为“庆号”或“贺号”的成人仪式。
③婚姻礼仪的家族原则。婚礼是人们依照一定的社会婚配原则使男女双方结合成夫妻的一种礼俗程式。婚姻的目的在于祭祀祖先和延续家族。婚姻关系能否订立,须取得家族祖先的同意。以聘娶的形式实行家族间的婚姻包办与人财交换。男女双方没有婚姻的自主权,婚姻关系的缔结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拜见尊长,庙见祖先,家族对新成员的接纳。中国古代的婚姻礼仪分为成婚之礼和成妇之礼。成婚之礼指男女在洞房花烛之后,同居为夫妻;而成妇之礼则是经拜见公婆与庙见祖先,得到家族祖宗的承认后,嫁来的女子才能获得加入本宗为妇的身份。
④丧葬礼仪的家族等级服制。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五服是五种粗糙程度不同的麻布礼服,分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等,与死者关系越亲近,服制越重,其丧服的形制也就越粗糙,以服制形式表示服丧人悲伤的不同程度。斩缞是五服中最高的一等,是用剪刀直接斩断生麻布制成,衣裳毛边不缝。
(3)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礼俗规范。
①百善孝为先,孝悌是家族伦理的核心,家训族规首倡孝悌。《孝经》将孝道视为“天之经,地之义”。
②中国古代社会流传着大量的家族族规,内容涉及到个人行为、家庭事务、宗族与其他相关社会事务。
③家训族规的文化功能:一是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二是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家族对子孙的早期教育既为家族养育传人,同时亦为国家培养了道德之士。三是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
27
第五章 中国传统精神文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审美意识等都属于精神文化。思维模式也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1)“天人合一”。起源于西周,专有名称是由宋代的张载提出的。战国时期,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这是天人合一观点的开端。“合一”是指对立的双方有密切的联系。
(2)“天人交胜”。唐代刘禹锡在三篇《天论》中,提出了“天人交胜”观点。使天人关系学说有了新的发展。他认为天与人各有各的作用。天的作用,人不能发挥;人的作用,天也不能发挥。人不能改变四季,天不能制定礼义。在自然方面,天胜过人;在社会方面,人胜过天。这就是天人交相胜。自然界要有人来治理,人又根据万物的自然本性来治理万物,因此天人关系除了“交相胜”的一面,尚有“还相同”的一面。
(3)“天人之分”。荀子在《天论》篇中提出,“天人之分”的“分”就是“职”,即“职分”。天“不为而成,不求而得”是“天职”;“人有其治”,人对于“天之职”“应之以治则吉”,这就是“人之职”。
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占有主导地位,给予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长远而广泛的影响。
(2)这种影响有三个方面:第一,促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第二,促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第三,促成了“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3)“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也给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负面的影响。如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够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等。
三、中庸之道的价值观☆☆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由孔子提出,意为两层:一是“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法典”;二是“中和”,即“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中庸”、“中和”含有深沉广远的价值观念,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四、知行合一☆
(1)历代“知行”观:①孔子首先将“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问题加以说明。②荀子有“知轻行重”说。朱熹提出“并进互发”说。③在宋代,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是程颐。④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⑤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行先知后”说,他强调的是知行的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
(2)“知行合一”说的特点:①它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通过道德实践,使道德修养“达到博厚高明”、“悠久无疆”的境界。②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③“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
一、中国古代原始宗教☆☆☆
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上帝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前兆迷信和占卜等。
(1)上帝崇拜。西周以后,更多的是称上帝为皇天、上天、旻天、昊天、苍天。
(2)鬼魂崇拜。主要内容: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迷信灵魂哟超人的能力;把人的生活和社会关系附加给幻想的鬼魂世界。
(3)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
(4)前兆迷信和占卜。前兆迷信是指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原始的前兆迷信是古代占卜发生的基础。主要的占卜形式有鸟占、兽骨卜、蓍卜、竹卜、星占、梦占等。
(5)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二是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
二、道教的形成与信仰特征及其与古代医学、化学、药物学、文化艺术的关系☆
(1)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张道陵倡导道教于鹤鸣山,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此为道教定型化之始。又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
故又名“天师道”。东汉末,有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组织教团和黄巾军。
(2)东晋时,葛洪著有《抱朴子·仙药篇》、《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神仙服食药方》,这些著作都是药物学的宝贵参考资料。。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陶弘景所著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效验方》,著名道士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于后世药物学和中医治疗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3)南北朝时,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创立“北天师道”,使道教由民间宗教变为官方宗教。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形式因而形成。
(4)唐宋之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宗派逐渐合流,到元代归并为“正一道”在北方,金大定七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全真派。
(5)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正一经》《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道教解释“德”是得道,认为通过一系列道功、道术的修行,可使灵魂常在,肉体永生,返本还原,得道成仙。
(6)春节到来之前,人们贴门神、灶马、桃符、钟馗,这种习俗来自道教。三元节受到道教影响。城隍、土地爷、灶君都是道教神灵。
三、佛教的形成与基本教义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相传由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5 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基本教义是“四谛”法, “四谤”是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指“苦、集、灭、道”。
(2)佛教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正式传入中国之后,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
(3)天台宗倡导方便法门,宣传为超度众生可采取各种灵活的方法。天台宗人吸取道教的丹田、炼气说,实行修习止观坐禅除病法。华严宗宣传圆融无碍思想。禅宗更是集中讲心性的宗派,禅宗以性净自悟为宗旨,自悟是儒佛两家学说长处的综合。唐以来佛教大力宣传孝道,编了讲孝的《父母恩重经》。
四、带有宗教色彩的先秦儒学☆☆☆
(1)孔子是先秦儒家的创始人与杰出代表。孔子罕言“性与天道”而注重人事,这种思想倾向在当时是有反宗教或非宗教的意义的;但孔子并不抛弃“天”与“天命”。
(2)在《论语》中,与“天命观”有关的内容主要有“五十而知天命。”《论语》所谈的“天”和“天命”多与在位者和将在位者从事政治相关,在位者或圣人是按“天”意、“天命”来行事,来治理天下的。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不是宗教,却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
(3)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
(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佛、道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即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
(5)儒家思想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产生过一定影响,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
(1)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2)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集中阐述了他的四母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其中前三者属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两者则是家庭关系的放大或扩展。“五伦” 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
(3)董仲舒还提出了“五常之道”。五常即五种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仁、义、礼、智、信。他在孟子的四母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信”,形成了五母德。
山东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105058242@qq.com
最近更新
- 2016年4月江苏省自学考试职业生涯规... 01-01
- 江苏省自学考试-2017年4月江苏省高等... 01-01
- 2018年4用江苏省自学考试职业生涯规... 01-01
- 江苏自考报名入口-市场调查与市场分... 01-01
- 江苏自考-03871市场调查与市场分析笔记 01-01
- 江苏自考-自考03871市场调查与市场分... 01-01
- 江苏自考报名-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 01-01
- 江苏自考报名入口-2012年4月江苏省高... 01-01
- 2013年4月江苏省自学考试招聘管理参考答案 01-01
山东自考
- 2024年下半年淄博自学考试毕业申报办理 11-26
- 2024年下半年滨州自学考试毕业申报办理 11-25
- 济宁市2024年下半年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办理 11-22
- 青岛考生2024年下半年自学考试毕业证... 11-22
- 2024年10月济南自学考试温馨提示 10-25
- 2024年10月滨州自考考点安排 10-21
- 2024年10月济宁自考考点安排 10-21
- 2024年10月威海自考考点安排 10-18
- 2024年10月枣庄自考考点安排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