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山东自考网!为考生提供山东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山东教育考试院www.sdzk.cn/为准。

联系我们:  0531-69953363

距2025年4月考试时间95

距2025年10月自考报名预计162

考生服务:

  • 服务大厅|
  • 自考专业计划|
  • 所在位置:山东自考网 > 自考真题 > 全国自考《00149全国贸易理论与务实》考点四

    全国自考《00149全国贸易理论与务实》考点四

        来源:其它    点击:    
    自考学习平台 +问答

      第六章:地区经济一体化

      一、名词解释。

      1、经济一体化一般是指国家间通过签署条约或协定,采取具体的措施协调彼此之间的经济贸易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选择题。

      1、依照成员方之间贸易壁垒的取消程度和经济政策协调程度(2009.1多选),可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为

      (1)优惠贸易安排;这是一体化程度最低级.组织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在优惠贸易安排的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实行关税优惠.

      (2)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指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成员国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区域内成员国的商品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对非成员国独立的贸易壁垒,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

      P140,2009.10,2008.1.2007.10等时间考过

      (3)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壁垒而缔结的同盟.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

      (4)共同市场;共同市场指成员国间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成员国间的生产要素也实现自由移动.

      (5)经济同盟;经济同盟指除上述特征外,成员国还制订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范围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资源配置.

      (6)完全经济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后阶段.各成员国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在经济.财政.金融等政策方面差异完全消除,实现统一化 选择题考点P139,常考点。

      2、关税同盟理论提出者:瓦纳西和利普西(也有译为:范纳和李普西)

      三、简答题。

      1、简述关税同盟与共同市场在经济政策(包括关税政策)上的异同P140

      相同点:两者都在区域内实行商品自由流动,并且对非成员国实施共同的关税政策。

      不同点:关税同盟只允许区域内的商品自由流动,而共同市场还允许区域内的生产要素也自由流动。

      2、关税同盟理论

      (1)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动态效应;

      1.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

      (1)贸易创造效果.它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

      (2)贸易转移效果.假设在关税同盟成立以前,A国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X产品,关税同盟成立以后,A国X产品的进口转向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B.若B国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其结果会增加进口成本,扩大消费开支,从而使A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就是贸易转移效果.

      (3)贸易扩大效果.贸易扩大效果是从需求方面形成的概念,而前二者则是从生产方面形成的概念.关税同盟无论是在贸易创造,还是在贸易转移条件下,都能产生贸易扩大效果.

      (4)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减少行政支出.

      (5)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减少走私.

      (6)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增强集体谈判力量.

      在评估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时,以贸易创造及贸易转移效果最为重要.范纳在分析这两个效果时,是基于以下的假设:①在关税同盟成立前后,所有成员国均为充分就业;②所有产品的需求均完全缺乏弹性,供给弹性完全.关税同盟静态福利效果的大小,还受制于许多因素.

      (2).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

      此效果主要是分析.考虑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就业.产出.国民收入.国际收支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又称为次级效果。(1)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强化竞争,提高资源使用效率(2)实现规模经济;(3)刺激投资与技术进步;(4)提高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程度;合同配置区内生产要素。

      3、协定性分工原因;P154

      ①小岛清认为,以前的国际经济学所讲的只是在成本递增下通过比较优势形成国际分工,而对成本递减或成本不变的情况没有论及。但事实证明成本递减是一种普遍现象的情况,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大市场化来实现规模经济,这实际上也就是成本长期递减的问题。因此,国家之间要通过协议转让市场,实现专业化的生产。

      ②国家间能达成协议的条件主要有:

      ⅰ.两个(或多数)国家资本劳动禀赋比例差异不大,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等,协议性分工的对象在哪个国家都能进行生产.

      ⅱ作为协议分工对象的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商品.

      ⅲ不论对哪个国家,生产X或Y的利益都应该没有很大差别,否则不易达成协议

      ③上述条件表明,经济一体化或共同市场更容易在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建立。

      备注:3.大市场理论

      共同市场的目的就是消除贸易保护主义,把被保护主义分割的国内市场统一成为一个大市场,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实现专业化.大批量生产等方面的利益.提出大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西托夫斯基和德纽.大市场理论的核心是扩大市场是获取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市场扩大带来的竞争加剧将促成规模经济利益的实现.

      许多人认为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的动力来自于这种内部市场的扩大.事实上,规模经济利益的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是唯一的途径.

      第七章:世界贸易组织

      一、名词解释。

      二、选择题。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是由23个国家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的关于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于1948年正式生效.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1)非歧视原则.这个原则是通过总协定的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08.10,09.10,11.10,选择题)体现的。

      总协定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无条件的.P158

      (2)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

      (3)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为了保证关税作为惟一的保护手段,总协定一般禁止数量限制,但也有三种例外:①为了稳定农产品市场;②为了改善国际收支;③为了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在非歧视的基础上实施或维护数量限制.

      (4)公平竞争原则.

      总协定第六条规定禁止缔约国在出口方面实行倾销,并授权缔约国在其某项工业由于倾销造成重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时,可征收反倾销税.总协定对进出口补贴也作了限制.

      (5)豁免与紧急行动原则.(6)磋商调解原则. (7)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待遇原则.

      (8)贸易政策法规在全国统一实施的透明原则.

      3、乌拉圭回合议题.议题共分为两个部分共15个议题:(1)第一部分:货物贸易.(2)第二部分:服务贸易.

      4、世贸组织的决策机构是部长会议。P173(2010.10,2011.10,单选,今年)

      三简答题。

      1、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关贸总协定“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的基本含义

      ①总协定规定缔约国只能通过关税保护本国产品,而不应采取其他限制进口的措施.在实行关税保护方面

      ②总协定要求缔约国之间应通过关税减让的谈判逐步降低关税,关税减让的原则是各缔约国彼此作出互惠与平等的让步,达成关税减让协议。

      2、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1.贸易自由化原则;

      2.非歧视原则(通过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互惠待遇条款来体现,P170,单);

      3.关税保护与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4.可预见性.稳定发展贸易原则;

      5.促进公平竞争原则(通过反倾销、反补贴来体现,P170,考过两次。);

      6.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原则;

      7.区域性贸易安排;

      8.透明度原则;

      9.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

    山东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

    山东自考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105058242@qq.com

  • 山东自考网便捷服务
  •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